前几天在深圳,一个小宝宝被紧急推进了手术室。医生竟然在肠子里发现了一个活生生堵着肠道的“水宝宝”。
这种看起来像果冻一样无害的小珠子,怎么就差点要了孩子的命?
原来几天前,孩子和小伙伴在家玩水宝宝。它们遇水会慢慢变大,摸起来 Q 弹顺滑,像极了一颗颗小果冻球,别说小孩了,就连很多大人看见都忍不住想捏一捏。
结果,孩子在玩的时候,顺手就把一颗塞进了嘴里。这个动作快得像闪电,旁边的奶奶一愣,赶紧伸手去抠。可是,宝宝的嘴巴太小了,加上那颗珠子已经滑溜溜地滚下去。
说实话,家里人当时也没觉得多严重,“这玩意小小的,最多拉出来就完了嘛。”
可是,真正的危机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。
可是第二天开始,孩子一旦开始吃东西就,立刻吐。家长赶紧先送去附近的医院挂急诊。医生检查后,脸色立刻沉了下来:“可能是机械性肠梗阻!”
展开剩余76%检查一做,果然CT 显示孩子肠道里有一个清晰的球状物,B 超也证实它大约有 3.0×2.5cm。
好在经过手术顺利取出了这个罪魁祸首。
可能有人会问,不就是一个小珠子吗?怎么会弄出这么大动静?
原因有两个:
第一,它会膨胀。
一粒只有米粒大小的水宝宝,遇水后体积能膨胀几十倍甚至上百倍。肠道可没那么多余地,一旦被堵,排不出去,吃啥吐啥,后果可想而知。
第二,它本身材料也不安全。
水宝宝主要由丙烯腈或丙烯酸酯等高分子树脂制成,这些化学物质本身就是有毒性的。如果长期接触或吞下去,本就存在隐患,更别说在孩子体内长时间停留。
所以,别再觉得它只是个“解压小玩具”,在孩子面前,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还有哪些“危险玩具”潜伏在孩子身边?
其实,水宝宝只是冰山一角。像它这样外表无害,却暗藏风险的东西,在孩子的生活中比比皆是。
磁力珠/磁力片:看起来好玩,但孩子一旦吞下两颗以上,磁铁在肠道里相互吸附,会像夹子一样卡住肠壁,63% 的孩子会在 72 小时内发生肠穿孔。 高分贝声光玩具:有些电子玩具噪音超过 85 分贝,长期玩不仅伤耳朵,还可能让孩子语言发育迟缓。 纽扣电池:这个最常见,但危害也最吓人。吞下去 2 小时就能灼伤食道,严重时导致窒息、穿孔,后果致命。 水弹枪:射程二三十米,能打破鸡蛋,一旦打到孩子眼睛,可能直接失明。 激光笔:轻松点燃火柴的光束,如果直射到孩子眼睛,三秒钟就足以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。 劣质捏捏乐:可能含有甲苯、塑化剂等超标物质,长期接触对孩子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害。看到这些,你是不是和我一样,心里一凉?这些东西几乎都出现在孩子的玩具箱里,甚至有的还是家长主动买回去的。
我想说,孩子的世界单纯而好奇,他们没有判断能力,看到闪闪发光的东西,就想摸一摸,尝一尝,这是本能。真正该负责任的,是我们大人。
很多时候,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,结果转过头自己却忽视了安全隐患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还曾经拿硬币当奖励给孩子,这让我听了直冒冷汗。硬币、纽扣、电池、玻璃珠,这些东西在成人眼里可能就是小玩意,可在孩子眼里,那就是“好吃的糖果”。
还有一点必须强调:一旦孩子误吞了东西,千万别自己用手去抠! 很容易把东西推得更深,反而更危险。正确的做法是立刻送医院,让专业医生处理。
辣妈语录:
安全从来不是小事,尤其是孩子的安全。
别低估任何一个小玩具的危险性,别拿孩子的生命去赌。孩子需要的是五颜六色的玩具,更需要我们真实的陪伴和悉心的守护。
你还知道家中有哪些危险的小玩具?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给大家。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,配资中国,股票短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